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王海鲲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蓄方刚于圆润藏大巧于朴拙

2015-07-22 09:45:09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谢琳
A-A+

  细细品读王海鲲的一幅幅山水画,身心不由得浸润在宁静幽深的境界里。可不是,静幽的情致,恐怕是其画作给我最强烈的审美感受了。读他的画,渐渐地进入“静幽”境界,聚合着,提升着,终于作为审美意识印入我的脑海。

  “静、厚、幽、穆”四个字,我以为是构成其作品美学特色的主要内容。

  “静”,大体是一种时间状态。应该说,艺术是安顿心灵的家园,但当今社会的躁动,使人变得浮躁,有的画家采取激进的形式语言,赢得瞬间的光环。王海鲲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画家,他静默地守护着一片家园,以淡泊之心化解时尚的诱惑,以静美的形式寻求精神的平衡。静观王海鲲的画作,感到的是他在一动一静间洋溢着的生命律动。这里的静,呈现空明的觉心,万象无言如在镜中,光明洁莹,呈现各自充实、内在、自由的生命,在静默中吐露光辉,生气远处。那一泓秋水、一天云霭,都为他的画面阐述了无穷的意境。他画山,极尽了静的丰富;他画水,很少画波涌浪激之水,那水总是静谧而无声,沉寂得犹如光阴的流逝。美是客观存在的,它的源泉是“道”。现实中,美的呈现需要悟和觉,也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他的山水画作品虚静恬淡,通过形式的和谐,给观者以心灵的禅静。品其画作,可以看出他传递着道家的“灿烂之极归于平淡”的哲学观点,给人一刻静寂和深思,这就是他的作品的魅力所在。

  “厚”,大体是一种空间状态。他的画很少“薄施粉黛”,总是晕、染、皴、点,层层叠加,使其内涵丰富,色墨相交,融合浑一。水、墨、线、色犹如岁月,层层叠叠融于纸上,山水和人生的双重厚度,深深渗透纸背。他善用坚实的团块结构,积点成线,使点、线、面组成苍润厚重的视觉效果;他皴法多变、渲染恣肆、苍古奔放、华滋厚润,使山之势、境之韵别有一番生机与活力。

  “幽”,大体是一种意绪状态。画家善以淡水素墨对画面作暗调子处理,在不同层次的墨色中,显出沉稳、静谧、幽深的艺术效果。山是他画作的主体对象,那画眼、那点睛之笔,倒是峡谷、溪流、曲折幽深之处的山气和反光,是峰峦之巅、山岭尽头那无穷变化的空白。他巧妙地利用深度空间,将客体环境的“静”和表现笔法的“厚”转换为主体感受的“幽”;由艺术的真,升华为意绪的美。他有很强的造景能力,融博大与精微、苍茫与深远于一体。从整体布局而言,他追求一种“幽”境,给人一种幽静深远的美感。这是其妙之所在、意之所在、韵之所在。作品所产生的“幽境”,是画家追求的产物,更确切地说是画家心灵中的产物。大自然之“幽”不经过画家的精微体察、心源物化是不可能更深切地表现在作品中的。

  “穆”,大体是一种生命状态。静、厚、幽三者汇聚,自然、画家、读者三者交融,升华为无言的洁净、高古。它已经超越了画面的形,也超越了读画者个人意绪感受,是一种人生和文化姿态。读王海鲲的画有这样的感觉,难能可贵。

  王海鲲的画,无疑潜藏着许多个人性格、个人感受,潜藏着许多童年记忆、地域记忆。这些暗示和记忆如山的层次、水的波纹,沉淀在精神宇宙的幽深之处,看似无迹却有迹,听来无声却有声,悄然凝结着他的人生和艺术画面。

  于是,从那些穆静无言的山水里,便读出一个沉朴的人。这个人善思、理智,处理问题克己周到;进入创作境界则神思活跃,极重感悟。回过头再来看这些画中山水,那便是山是水,而又不是山不是水了,是自然山水与画家人格的交融、重塑,是借助笔墨而获得的新的美学生命。

  “文之道,时为大。”当下,中国画如何走向当代、走向世界,写生无疑是一条现实出路。王海鲲遵循李可染的遗训,“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,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”,把重心由师古人转向师造化。他在到各地体验写生的过程中,努力捕捉住大自然的生命,捕捉住自己的新鲜感受。他的山水画有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,山势迎面而来,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,尤其是那以墨色形成的基调,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,画中那淡淡的幽雅,尤为动人。他还巧妙吸收借鉴了西画的明暗处理,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,体现了现代审美意识。

  王海鲲有一种对艺术近乎宗教信徒般的虔诚,在笔墨语言的锤炼上花了大量的工夫。砚田墨海,乐此不疲。近年来,他还广泛涉猎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,努力寻求“画外的功夫”,以此增加其作品的格调和内涵。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黄沙始到金。”假以时日,其必大成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王海鲲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